本市動態
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
近日,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濱海農業研究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所等科研院所的5位評價專家對廊坊市農林科學院韭菜新品種“棚選18號”的選育與應用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這是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的典型一例。
今年,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選擇5至10個不同類型單位和科技成果轉化高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依托評價機構探索簡便實用的制度、規范和流程,形成可操作可復制的做法,適時向全省推廣。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即為試點單位之一。
承擔試點工作以來,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制定了《廊坊市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經過多次與評價專家、項目承擔單位溝通,制定完善了評價報告模板,建立了技術開發類科技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并編制了評價材料編制提綱,完成了廊坊市農林科學院科技成果評價一項,目前已取得成果登記證書。當前,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正在輔導廊坊市農林科學院、中電新源(廊坊)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準備科技成果評價材料,預計11月底完成4項科技成果評價工作。
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匯聚了來自中國科學院、省科技廳和京津冀各大院校的包括院士、學術帶頭人、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等200人的高層次專家團隊,根據學術領域、專業行業的建設和發展需求,按照科技成果的屬性特點、所處階段、應用范圍和評價目的來開展工作,更好發揮科技成果評價作用,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在我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上一篇:市領導赴明珠集團、北方農貿市場調研檢查[ 11-04 ]
下一篇:市直各部門各單位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新時代新…[ 11-04 ]